两化融合贯标介绍
一、什么是两化融合?
1、两化:用信息化推动企业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2、信息化:就是信息系统。比如生产用的ERP系统,办公用的OA系统,客户管理用的CRM系统,生产过程执行系统MES等。
3、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核心是以信息化为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4、两化融合贯标:就是按照标准来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二、两化融合贯标的好处
转型升级:传统企业在如今的市场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两化融合贯标是转型升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实力认证:企业两化贯标类似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就是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的直接体现,又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认证,对企业品牌影响力的传播极具价值。
竞争优势:以新型能力的培育作为两化融合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将技术进步、组织变革、流程优化以及数据分析利用等转化为企业的新型能力,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提高竞争力。
规避风险:通过两化融合,在调研中可以发现企业自身问题,从而可以完善体系,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提升管理:通过咨询诊断及制度优化,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以信息化工具规范企业发展。
政府补贴:对获得“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等示范(标杆)称号的企业,浙江省许多市有20万-50万元不等的奖励。
三、申报条件
1、信息化基础良好,如ERP/MES/PLM系统必具其一;
2、最好具有实施管理体系的经验,如质量、环境、信息安全体系等。
申报条件补充说明(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
两化融合最基础的传统技术是基于短距离有线通讯的现场总线的各种控制系统,如PLC,DCS,HMI,SCADA等。
在制造业的“两化融合”可以从以下4个角度来进行理解:
1、生产自动化: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制造业生产,如工业控制技术、柔性制造、数字化工艺生产线等;
2、产品智能化:在制造业产品中采用物联网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如智能家电、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
3、管理精细化: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采用物联网技术,如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追溯、安全生产的应用;
4、产业先进化:制造业产业和物联网技术融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具体的:
生产自动化: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借助模拟专家的智能活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手工和脑力劳动,以达到最佳生产状态。通过应用整合信息系统、人机界面设备PLC触摸屏、数控机床、机器人、PDA、条码采集器、传感器、I/O、DCS、RFID、LED生产看板等多类软硬件的综合智能化系统,实现布置在生产现场的专用设备对从原材料上线到成品入库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控制和监控。同时,智能制造系统实时接受来自ERP系统的工单、BOM、制程、供货方、库存、制造指令等信息,同时把生产方法、人员指令、制造指令等下达给人员、设备等控制层,再实时把生产结果、人员反馈、设备操作状态与结果、库存状况、质量状况等动态地反馈给决策层。
产品智能化:利用传感技术、工业控制技术及其他先进技术嵌入传统产品和服务,增强产品的智能性、网络性和沟通性,从而形成先进制造产品。所谓智能性,指产品自己会“思考”,会做出正确判断并执行任务。比如智能冰箱能根据商品的条形码来识别食品,提醒你每天所需饮用的食品,商品是否快过保质期等;所谓网络性,指产品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联系。比如智能电表可以同智能家电形成网络,自动分析各种家电的用电量和用电规律,从而对用电进行智能分配;所谓沟通性,指产品和人的主动的交流,形成互动。比如电子宠物可感知主人的情绪,根据判断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取悦主人。
管理精细化:以RFID等物联网技术应用为重点,提高企业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采购、市场开拓、销售和服务支持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从而极大提高管理水平。将RFID技术应用于每件产品上,即可实现整个生产、销售过程实现可追溯管理。在工厂车间的每一道工序都设有一个RFID读写器,并配备相应的中间件系统,联入互联网。这样,在半成品的装配、加工、转运以及成品装配和再加工、转运和包装过程中,当产品流转到某个生产环节的RFID读写器时,RFID读写器在有效的读取范围内就会检测到编码的存在。EPC代码将成为产品的唯一标识,以此编码为索引就能实时地在RFID系统网络中查询和更新产品的数据信息。基于这样的平台,生产操作员或公司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就可以对整个生产现场和流通环节进行很好的掌握,实现动态、高效管理。
产业先进化: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是一种高附加值、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社会经济发展手段,通过与传统制造业相互融合,可以加快产业不断优化升级。首先,物联网可以促进制造业企业节能降耗,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其次,推动制造业产业衍生,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最后,推进制造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技术改造等环节两化融合,提高智能化和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能力,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实现精细管理、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实现制造业产业优化升级。